【109教育部菁英海外培訓計畫〈產品設計組〉 — 研習營(下)】

關於菁培研習營所帶來的經歷與收穫

Kang-Jie Liao
6 min readMar 2, 2020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關於菁培計畫的簡介與參加工作營會需要攜帶的物品與心態,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及下方連結到上一篇 ↓

而這一篇將會與大家分享在這十天研習營中所經歷到的人事物與最後的收穫,希望給未來想參加的學弟妹們有所參考。準備好了就讓我們開始吧!

3.你會經歷甚麼?

Photo by bonneval sebastien on Unsplash

◆ 關於設計

研習營一開始會由來自各所菁培交換學校的導師依序演講,並在最後公布這次研習營的主題,所有學員依據這個主題進行為期10天的設計創作。同時導師也擔當評審,除了負責與學員討論設計提案外,會在三次發表各打一個成績,最後加權平均為每個人的最終研習營排名。

每年主題皆不同,我們這屆是「Playing + Saving the World」,因此我們的設計概念要圍繞在「玩興」與「永續」兩大主軸上。

確定主題後,十天研習營設計流程可由三次發表(Presentation1-3)拆分成三部分: 概念提案 → 草圖繪製 → 最終發表

再貼一次時程表 (擷自2019菁培研習營手冊)

1. 概念提案(Day2–3):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菁培都會特別強調不可出現任何草圖或有關第二次發表的內容,但身為學員一定要確保導師們對提案有個清晰具體的輪廓。太過廣泛的方向不僅浪費一次評審回饋的機會,更會使評審們對你之後的設計成果產生困惑與疑慮,進而影響到第一次發表成績。

簡單來說,只要不要出現任何草圖,提案越具體越好!

2. 草圖繪製(Day4–5): 這部分較單純,就是選定單一構想進行手繪(不可用電繪),可上色可不上色,圖紙由菁培發放A3橫式圖面1~4張(至少1張,最多不可超過4張),Day5晚上由工作人員統一收回,隔天就是以這幾張手繪稿進行發表。

手繪技法可加分,但重點還是在於如何用手繪敘事,清晰的傳遞概念!

3. 最終提案發表(Day6–8): 單一構想,十分鐘PPT英文簡報。此時導師們大致都清楚每個人的作品了,因此利用各種輔助材料(動畫、草模、發表技巧...等)傳遞作品概念,能讓自己在群體中脫穎而出,展現獨特性與設計能力。

建議製作草模,實體模型比起PPT更能抓住導師眼光,增強概念說服力。

最後,可能大家(包括我)聽到三次英文發表都會很ㄘㄨㄚˋ,但其實參加完後個人感想是: 英文能力當然一定程度會影響個人在表達概念上的順暢與精準度,但最重要的還是作品概念與訊息傳達能力。有好的作品概念,就算語言能力有限,只要能使用其他媒介(手繪、渲染圖面、草模,甚至是肢體表演)向導師們清楚表達,還是有機會拿高分的!

Photo by l zp on Unsplash

關於生活

十天的生活因全程受管制,基本上就是活在在成大教室與宿舍兩個地點間。因此研習營中生活也可以由這兩個地點切成兩大部分。

設計教室: 個人設計教室位於二樓,原則上學員只能在二樓間移動,只要下到一樓就會被扣分。因此幾乎全天就是待在教室裡,望著窗外大好的天氣思考設計概念。

由於關在小房間裡做設計相當痛苦,因此提高環境舒適度的物件就顯得特別重要。私藏的零食、特別鍾愛的茶包(我還帶了自己的馬克杯),還有人會在研習營前載好音樂進去聽。建議大家能提前注意那些讓自己進入設計狀態的輔助物或細節,無論實體還是虛擬,都能幫助自己提高生產力,在這樣緊繃高壓的環境下增加效率。

成大宿舍: 在宿舍中算是最輕鬆的部分,除了發表前一天大家忙著寫英文稿以外,其餘都充滿歡樂的談天,也認識很多設計高手,有的會模仿導師、有的擅長講地獄梗、還有長相老實但去過各種日本風俗店的室友等等。

因著手機在研習營內無法使用的緣故,人與人的交流變得更為原始但緊密。與各校設計菁英彼此分享生活與對設計的想法,某種層面彌補了整天腦力激盪與高壓對大腦造成的疲憊,也為人生中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與友誼。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4.你會得到甚麼?

◆ 一個正面的經歷

菁培計畫行之有年,知名度橫跨獨立設計師圈到政府機構,甚至是大型企業,對將來的職涯發展非常有幫助。許多知名設計師/藝術家曾參與過菁培研習營,甚至是計畫審查其中一環的企業高階主管或教授等。

且研習營名額是從全台大專院校(含碩士)依作品集徵選前30位,某種層面這樣的做法也是對入選學員們的一種肯定。建議大家不用想太多盡量嘗試,如同設計競賽,上了是一種肯定,沒上也沒損失,不是嗎?

◆ 更為開闊的視野

小小不到30個人的研習營可以接觸到來自台灣各頂尖設計學校的設計人,從中了解各式各樣的設計教育與方法,還有各學員們的設計方式與思維模式,進而更清晰自己的設計定位。

藉著與他人面對面交流切磋,能協助我們反思自己的設計能力、優勢劣勢,拓展對設計的想法,甚至藉著他人的人生軌跡,修正對未來的誤識。

◆ 共患難的夥伴

因著菁培的特殊經歷與環境,有太多值得回憶,與太多可以抱怨的事件(就像當兵一樣…)。欣慰的是,有一群人跟著自己一同承擔這些壓力與痛苦,因此這樣的友誼也更為難得。

除此之外,菁培人才濟濟,有人擅長思考,有的技法超群,有的機械模型能力強大...,在未來這些人有很大機率都會在設計路上一同奮鬥,同時也是潛在合作對象(我們這屆有人也真的在之後成為設計工作室合作夥伴)。總之,能認識一群有想法有能力的設計師,可以說是整個研習營最大的收穫也不為過。

結語

以上,研習營算是菁培申請流程中占比相對重的一環,但歷年來資訊量少,除了參加過的學長姐以外很少有其他管道能夠一窺究竟。因此透過個人視角,提供一手經驗以供參考。希望這兩篇文章對想參加菁培的學生有所幫助。

最後,還是鼓勵想參加還在猶豫的同學們,菁培雖然當下過程冗長艱辛,但回頭看絕對是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場經歷,在未來也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派上用場。有時候不需要完滿的準備或計畫,只需要一點初始的勇氣,人生就會被推著前進的。大家加油!

--

--